close

          

讓寶寶哭是否會損害腦部發育
(仲均 Day 48)
此篇引用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
作者-林奐均的部落格(親愛的讀者: 以下是醫師朋友的研究,他好心和大家分享,很感謝他!)
********************************
讓寶寶哭是否會損害腦部發育?
一般人回應寶寶啼哭的方式可分成三種:
1. 一哭就抱
2. 哭一段時間才抱 (如20分鐘)
3. 怎麼哭都不抱 (像孤兒院中的嬰兒哭也沒人理)
我是一位醫師,我採用《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中的方法(也就是哭一段時間才抱)訓練我的第一個寶寶睡過夜,結果很令人滿意。但我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提到有一名兒童照料專家 李契(Penelope Leach)博士提出的新主張,她認為,放任哭鬧的憂鬱寶寶,長大後出現問題的機率較高。她聲稱,新研究證實,長時間的哭鬧會損害腦部發育,造成往後生活出現學習障礙(也就是鼓勵父母一哭就抱)。由於我的第二個孩子即將出生,所以我很認真的去查了很多資料,以決定是否續用《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中的方法訓練我即將出生的寶寶睡過夜。我得到的結論是李契(Penelope Leach)博士提出的新主張(哭太久會傷腦)較適用於孤兒院的孩子(怎麼哭也沒人抱的孩子),而不適用於一般有父母?愛的寶寶。 目前現有的證據是「控制哭泣」(controlled crying),也就是讓寶寶哭個一段時間,對他們將來的情緒與行為發展沒有負面影響。
如果你有興趣進一步瞭解這個課題,可以繼續讀下去。
首先,先來看一下李契(Penelope Leach)博士提出的新主張
http://n.yam.com/cna/healthy/201004/20100423831514.html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4-23 20:39
(中央社台北23日電)一名兒童照料專家提出的新主張,將再度點燃如何回應寶寶啼哭的戰火。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網路版報導,李契(Penelope Leach)博士認為,放任哭鬧的憂鬱寶寶,長大後出現問題的機率較高。
她聲稱,新研究證實,長時間的哭鬧會損害腦部發育,造成往後生活出現學習障礙。
李契博士是1997年出版「寶寶與幼兒:從出生至5歲」(Your Baby And Child: From Birth To Age Five)的作者,她說:「放任寶寶啼哭可能是有害的,這不是意見而是事實。如果現在知道了,為什麼還要冒險?」
李契博士的理論與普遍的幼兒照顧看法背道而馳,一般認為應該要讓寶寶哭個20分鐘。
「超級保母育兒通」(The Contented LittleBaby Book)作者福特(Gina Ford)與一些專家建議父母,要嚴格控管新生寶寶的生活,包括讓他們哭一段時間,直到形成規律的睡眠型態。但李契博士說,小寶寶的心智還不成熟,無法「學習」在正確的時間睡覺。她說:「放任在一旁哭泣的寶寶最後不哭,不是因為他心甘情願的獨自睡著了,而是因為他哭累了,對於獲得幫助不再抱持希望。」李契博士說,寶寶一直哭泣,產生的「壓力激素」(stress hormone)皮質醇量會增加。她說,長時間哭泣會產生更多的皮質醇,有損寶寶的腦部。「這不表示寶寶不應該哭,或是寶寶哭的時候,媽媽就要擔心。所有的寶寶都會哭,有些寶寶哭的比較厲害。哭泣本身對寶寶不是不好,而是哭泣時沒有人回應,才對他們不好。」李契博士的評論今天刊載於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但她的看法與「澳洲梅鐸兒童研究所」(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上月發表的研究相左。
梅鐸研究員針對225名6歲兒童進行研究,這些兒童在嬰兒時期睡眠行為受到干預。他們發現,「控制哭泣」(controlled crying),也就是讓寶寶哭個一段時間,對兒童的情緒與行為發展沒有負面影響。
研究顯示,多達50%的父母有小孩睡眠型態的困擾,這個困擾最後往往演變成婚姻問題。
由於我是一位醫師常要讀很多醫學研究報告,平時的訓練讓我一開始就先注意雙方的看法是刊載於何處(即何者證據力較強、較可信)。李契博士的評論是刊載於英國「獨立報」(你我都知道報紙的可信度有多高,報紙常報導的是個人意見或想法)。而澳洲梅鐸兒童研究所的報告是針對兩百多名兒童的正式醫學報告。何者較可信已不言而喻。
李契博士認為長時間的哭鬧會損害腦部發育的證據是:
(1) 長時間哭又得不到回應的嬰兒的壓力激素會升高。
(2) 動物實驗顯示長時間處於太高的壓力激素下,對動物的發育有不良影響。
(3) 孤兒院的小孩哭得不到回應,壓力激素會升高,長大後智力普遍也不好。
我的看法是:
孤兒院的小孩長大後的智力普遍不好可能只是沒有得到好的教育及教養,倒不一定是因為長時間的哭鬧會損害腦部發育。壓力激素在面臨壓力時當然會升高,不然就不叫壓力激素,壓力激素在短時間內能幫助人體更好的應付外界壓力,但『長時間』處於壓力下,會對身體有不利的影響。至於『長時間』是多久,目前沒有人知道,但至少不是指哭20分鐘就傷腦。李契博士在另一篇訪問中也提到︰『偶爾在你寶寶哭時不理他並不會造成永久的傷害,但不回應的策略若日復一日,長時間下來可能造成傷害』(Leaving your baby unanswered occasionally won't do lasting damage, but a policy of not responding, day in day out over a long period, might.出處: http://www.dailymail.co.uk/femail/article-1268188/Leaving-baby-damage-brain-new-book-claims.html。我認為李契博士是把像孤兒院中怎麼哭都不抱的可能後遺症過度放大到一般家庭容許孩子哭的情況。所以我不認同她的看法。
至於梅鐸兒童研究所的研究是針對225名兒童進行研究(從他們8~10個月大一直追?到6歲)。他們發現,「控制哭泣」(controlled crying),也就是讓寶寶哭個一段時間以養成他們良好的睡眠習慣,對兒童的情緒與行為發展沒有負面影響。,不但可以改善嬰兒及父母的睡眠,還可以預治及治療母親的產後憂鬱症。另外,他們還認為嬰兒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睡眠問題會持續到兒童期,可能造成行為和認知的問題,包括侵略性格、焦慮、注意力不集中及學習困難。
http://www.mcri.edu.au/pages/research/news/2010/3/controlled-crying-technique-safe-for-babies.asp?TID=5 我認為這點剛好和李契博士相反。以訓練嬰兒睡眠而言,李契博士認為哭會傷腦,梅鐸兒童研究所的研究證實不會傷腦。梅鐸兒童研究所更進一步認為,若為了不讓他哭而沒養成良好的睡眠,反而可能會造成將來的行為和認知問題。至於梅鐸兒童研究所只說「控制哭泣」(controlled crying)用在6個月以上兒童是安全的,而不提6個月以下的嬰兒,我想可能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並未納入此次的研究。
接下來要講的就不是醫學研究,而只是我的經驗。我的第一個寶寶在滿月後開始使用《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中的方法訓練她睡過夜,經過五週的訓練後就成功了。因為她有良好的睡眠及作習表,所以她現在是一個活潑快樂又健康的寶寶(她現在十一個月大)。家裡只聽得到嬰兒及父母的笑聲,很少聽到嬰兒的哭聲。也因為嬰兒有良好的睡眠及作習表,我和內人才能有充分的休息,更能快樂的享受和寶寶在一起的時光。我們也更期待下一胎的來臨。我也將在下一胎生下來滿月後訓練他睡過夜。

除了我自己的小孩外,我身邊很多朋友的寶寶(約8個寶寶),都在未滿6個月大就開始訓練睡過夜。現在他們的小孩看起來都比一般哭就抱的小孩更快樂更健康。他們的父母也比哭就抱的父母更快樂。我想,就長期而言,有良好睡眠及作習表的寶寶及他們的父母的『壓力激素』應該會比哭就抱而養成愛哭習慣的小孩及其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kmfjiej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