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之巔側峰的山頂已經光禿禿了
  央廣網寧波11月21日消息(記者欒紅)浙江省寧波市九峰山是國家級4A景區,位於穿山半島,與普陀山隔海相望,擁有26座山峰,兩大湖泊、近萬畝森林,有五小娘景區、瑞岩景區等幾個3A級景區組成。冬季,這裡有香氣撲鼻的梅花,春天,這裡有如雲如霞的櫻花,還有國家級保護動物棘螈。
  可近日有聽眾反映,景區最高峰九峰之巔側峰的山頂已經光禿禿了,以前的樹木被砍伐乾凈了。
  景區山峰為何出現了挖土機?
  進入九峰山景區,記者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在森林內行進4、5公里左右,攀爬近500米後,眼前出現了一大片“梯田”式的土地,目測百畝左右。石頭築起來的狹長坡面上,栽了一些松樹樹苗。
  景區工作人員說,挖土機是今年年初進駐的,就伐了之前長了數十年的樹木,近段時間有人運來了樹苗。
  記者:我看他們拿石頭都圍起來了。
  工作人員:新建的。做開發啊。
  記者:以前是什麼樣子啊?
  工作人員指。
  但工作人員也說不清是誰做主“剃光”了九峰之巔的側峰。
  工作人員:這是有問題的啊。森林嘛,森林不能(隨意)砍伐吧。
  記者來到寧波市北侖區旅游局,旅游局副局長張國平說,九峰山景區是由北侖大契街道和柴橋街道管理,旅游局負責行業指導。
  旅游局:沒跟景區打招呼,街道的地盤嘛。景區管理是我們的,地盤是他們的。他們造起來對整個景區也有破壞,也有影響。
  柴橋街道辦副主任胡際明說,那塊地屬於洪溪村低產低效林改造,現在種了濕地鬆,比之前無產出的茶樹林生態效益好。
  街道辦:以前是洪溪村裡所有的荒蕪的茶園,品種老化了,沒有收入了。村裡申請低產林改造。生態來講,一定要參天大樹。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氧氣,但是茶樹不會……再過兩年肯定是一片……
  茶樹變松樹,低產能變高產嗎?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胡際明結束了生態效益的話題,拿出了白紙,在上面算起了經濟賬。
  街道辦:現在我種的很密的。5年以後,拿到30%,一棵可以賣100多塊。最後一些是不買的。算一下,每畝300棵……
  按照胡際明的說法,5年後,這篇濕地鬆才能長成大樹,盈利大約100萬。
  但改造的費用卻遠遠超過了100萬,承包這一工程的楊志輝說,政府給了220萬預算。
  承包商:大概麽花了總兩百萬左右嘞。我們還要虧掉嘞。山太高,運費貴的麽。做的時候講的很好的。做到後來。賺個P啊,都沒賺。
  220萬還不夠,洪溪村村委員主任沃爾康說,砍伐和運輸成本也是個天文數字。
  沃爾康:以後最起碼100塊一根,盈利200萬,但其中100萬還要用於砍伐和運輸。  

  “被剃光”的九峰山側峰
  以低產林改造為幌子造田
  數十年的茶樹林伐光,破壞了現在的生態環境,為了五年乃至十年的生態效益,萬畝的九峰山闊葉林真的需要這百畝的生態改造計劃嗎?再加上,一筆怎麼算都是“虧”的經濟賬,“被剃光”的九峰山側峰像是一筆糊塗賬。
  “低產低效林改造”是國家林業局推升森林資源質量的國家政策。林分質量不高的低價值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都是改造的對象。茶樹林屬於灌木林。“低產低效林”改造不能改變土地性質。
  寧波市北侖區北侖區農林局分管副局長周志朝並不願意回答這個問題。
  記者:這個地方現在的土地性質是林地還是耕地?
  農林:你這個,你不用那個。我們已經彙報到國家林業局了。
  記者:您這現在不能告訴我是麽?
  農林:我們已經彙報到國家林業局了。這個我不會說的。
  記者只得來到北侖區國土資源分局查閱相關資料,國土局相關負責人承認,九峰山側峰是造田項目,是洪溪村提出申請,相關部門批覆的。
  國土:九峰山項目,我們也不想搞,關註度比較高,但是村裡面極力要求搞,我們去看看了,確實是茶樹。但是茶樹這個範圍呢,有的地方平,有的地方不是……
  記者:坡度有點大?
  負責人:恩。再一個,離景區太近。我們當初不想搞。
  記者:是不是驗收完之後就變成耕地了?
  負責人:現在還沒有驗收。驗收完是變成耕地。那不然造地造什麼?造地就是為了變成耕地。
  又回到了原始問題,為什麼洪溪村打申請呢?這位負責人一語道破,因為造田補助。
  記者:那村裡為什麼強烈要求搞?
  負責人:說實話,村裡面老茶園荒蕪了,一點收入沒有。如果可以造地的話,那本錢是區裡面出。也就是我們白白幫他們搞好。那他們是不是划算嘛。
  根據北侖區國土分局提供的文件,九峰山側峰被稱作是清草崗地塊,有一整套的設計圖冊,工程規劃、土地開發項目預算書、開發委批覆文件等,如今已接近驗收階段。
  一份批覆文件中,記者看到,該地塊土地開發投資323萬,開發造田92.89畝,新增規劃面積84.92畝。區補標準為8-10萬每畝,也就是說柴橋街道大約能領700萬左右的補助。
  國土倒苦水:占補平衡形式嚴峻
  打著“低產低效林改造”項目的幌子,茶樹林一改造,成了高山上的耕地。對此,北侖區國土分局表示,這是為了維繫耕地占補平衡,是土地管理法確定的一項耕地保護的基本制度,按照“占多少,墾多少”的原則,建設單位必須補充相應的耕地,以保證耕地不減少。北侖區大部分指標是購買,區內自己造地占比少,現在形勢嚴峻。
  國土負責人:說實話,區內造地很少。資金方面比較充裕,能買到的儘量買到。這樣看過去,青山綠水多好看。如果搞一下子,三五年之間,比較難看。當然三五年之後,就好看了。
  記者:是不是造田程序比較複雜,買比較簡單。
  負責人:當然了,都知道坐船容易,造船難。但是買的話,價錢比較高,另外呢,也很難買。浙江賣指標的地方,一個是麗水,一個是衢州,其他地方都要買。價格是一直漲。水地35萬畝起。不是地啊,是一張紙啊,是指標啊,就像過去一樣,像糧票那種。
  記者瞭解到,國土資源部嚴禁建設占用耕地不得跨省補充,浙江省內調劑補充耕地指標一路飆漲,2011年約5萬元一畝,還不到3年,交易價已經漲了7倍。
  借低產林改造耕地上山,浙江省內已不是第一次發生。溫州、紹興等地都曾發生。今年年初,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進一步加強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要求各地要把質量作為墾造耕地的第一要求。目的是不讓“占補平衡”影響耕地質量下降,影響糧食安全。但另一方面,嚴峻的耕地資源和越來越大的耕地缺口也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畢竟,占補平衡不能成為一場數字游戲。  (原標題:寧波4A級景區側峰“被剃頭” 借改造名目毀林造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kmfjiej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